2012年5月6日 星期日

Assignment 10

Heat Project
http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WSU5T7v4D5Y

這一代的小孩每天除了上課之外,課後還需要上補習班、舞蹈班、畫畫班、學樂器......小孩的時間表都被家長編得密密麻麻,所以就算是小孩都可能需要電玩來減壓。講義裡有提及「讀書是唯一的路嗎?有不少人對於電玩著迷。或許他們可以在電玩獲得強烈的參與體驗、學業上得不到的自信。小孩看到希望,帶來了自信與目標。大人立即將此定律化只會造成反效果。」我是認同的,因為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,他們都有獨立的思想和思考,未必每一個人都可以在學業中拿到優異的成績,因此他們有時在學業上失意,可以從其他途徑中尋回快樂和增強自己的自信心(例如:網絡),這樣人生不是會快樂一點嗎?但是要注意我並不認同因此而沉迷於其他地方而荒廢學業,始終學業才是最大的保障,學業能夠影響你的前境。在講義看到幾篇,標題都是「少年沉迷打機,父責備遭狂踢」、「小機痴網吧玩足五日」、「打機十多小時,學生頭暈作嘔」,看到之後我感到十分心酸。

講義令我們知道何為「網上沉溺」,原來「網上沉溺」的定義是不上網後仍屢屢思念網上的活動、需要越來越長的上網時間才能得到相等程度的滿足、無法控制上網衝動,或企圖減少上網但無法成功、不上網時有情緒化,憂鬱或煩躁不安等退癮或戒斷反應、上網時間遠超過預期的時間。另外網絡成癮也可分成五大種類:網絡關係成癮、資訊超載、電腦成癮、網絡色情成癮、網上賭博。為何會有這麼多人會網絡成癮?馬和民、吳瑞君認為在網絡世界中,沒有人介意自己的身份、樣貌是否娟好、身體有否殘疾缺陷。因此,在網絡溝通時,他們可完全釋放自己,勇於發表自己的觀點。在講義裡也有提及從生理角度來看,沉溺上網行為對人體的健康影響甚大,尤其會使人體的植物神經功能嚴重紊亂,導致失眠、緊張性頭痛、背部疼痛,眼睛疲勞等;同時還可使人情緒急燥、抑鬱和食慾不振。馬和民、吳瑞君指出網上有關網絡遊戲的資訊極為吸引,如學生沉迷當中,便容易放棄學業,導致無心向學。社交方面:由於沉溺者只顧上網,容易忽略日常的人際關係,他們會減少社交活動、與父母溝通的時間也會減少,引致兩代間、或兄弟姊妹間的爭執。講義裡也有提及面對“上網問題”:親子關係何去何從呢?重點:家長對“互聯網”的態度。直接影響親子關係,直接影響處理孩子上網的問題的成敗關鍵。

就我個人言而,我在中學時期曾經有疑似患上「網上沉溺」,整天常常只顧玩網上遊戲,沒有認真學習就連功課也是放置一邊。當沒有開電腦的時候還是屢屢思念網上遊戲。到現在可能長大了,少了玩網上遊戲,「網上沉溺」的病好像未那麼嚴重,現在的用電腦通常是用來聽音樂和上Facebook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